文秘加油站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首页 > 站务厅 > 国内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笔底风云”见证大省崛起—中央媒体宣传报道安徽纪实

洪波、黄永礼  2010-05-01  安徽商报

  近年来,安徽日新月异的变化、创新创造的实践、开拓进取的壮举受到了中央媒体的高度关注。中央各大媒体、各大网站以浓厚兴致和炽热情怀,高密度采访、多角度报道、全方位展示,全力探寻一个中部省份的崛起轨迹及意义。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点一次次引起聚焦,安徽的先进典型、英模人物一次次感动中国,安徽的重大节会、重大活动一次次精彩亮相。

  聚焦亮点描绘宏图

  眼前风景,笔底风云。

  一个亮点纷呈、奋发有为的地方,必然是新闻宣传的富矿。中央媒体倾情关注安徽,密集宣传安徽。 2009年2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安徽聚焦自主创新发展战略》,报道了安徽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举措。同年8月5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长篇通讯《安徽,自主创新大有作为》,报道了安徽在自主创新中加速科学发展的思路、成果。

  在人民日报社安徽分社社长刘杰看来,浓墨重彩报道安徽乃是必然。 “新闻源于生活。在具有新闻性的基础上,我们更重视其重要性和指导性,放在全国来看具有一定指导和借鉴意义,安徽这些新闻题材就具有这种特质。 ”

  奇瑞是我省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涌现的一个典型。2009年4月16日至17日,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新社、人民网、新华网等十几家中央媒体共同聚焦奇瑞汽车公司,对奇瑞化危为机的做法和成绩进行全面挖掘和充分报道。

  这已是中央媒体第三次对奇瑞联合进行采访报道。“中国经济飞速增长,民族品牌开始‘走出去’,自然会吸引中央媒体的注意。 ”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说。何止奇瑞,江汽、马钢、海螺,创新型试点城市合肥、致力发展循环经济的铜陵等创新亮点,一次次亮相中央媒体的头版头条。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安徽不是试点省,却创造了令全国同行惊叹的“安徽现象”。

  2009年11月4日,长达8000多字的长篇通讯《春潮涌动看江淮——安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巡礼》,在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同步推出,主题鲜明,内容厚重,大气磅礴,是安徽历史上没有、全国多年少见的大手笔、大策划。这篇报道透过现象看本质,全方位展示了安徽文化体制改革的成就,揭示了“安徽现象”的深层内涵。

  这篇报道让人动容,更令人振奋。这不仅是安徽文化的巡礼,也是安徽信心的巡礼、安徽形象的巡礼,展示的是我省文化改革发展的成绩,体现的是全省上下应对金融危机的良好精神状态。在这方面,新华社采写的《敢为人先铸辉煌——安徽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改革创新之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新闻和报纸摘要》头条播出的《体制改革,“文化安徽”的新力量》等。

  发掘典型塑造英雄

  安徽一个个感人的典型走向全国:“风雪中的交警群体”,“周末村官”周世友,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带兵育人的万四海,大义父亲胡文传,以曹军、卢帅为代表的宁国救人群体,抗雪英雄曾光……

  沈浩事迹的宣传,更是将典型宣传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新华社安徽分社记者周立民、王圣志在沈浩猝然倒下后的第一时间,直奔小岗村,走村入户访村民,获得第一手资料。当日,他们发回深度内参报道《他是为小岗村累死的——凤阳县小岗村村民追忆安徽省委组织部下派村党委书记沈浩》,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相继作出重要批示。此后,新华社安徽分社发出稿件《请让我们为他立座雕像——小岗村村民追忆村党委书记沈浩》,这是全国媒体对沈浩事迹的第一篇深度公开报道。分社随后又相继发出特写《小岗村痛失好书记》、通讯《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沈浩生命中的最后6天》等一系列稿件,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2009年12月3日,40多名中央新闻单位采访团记者走进小岗村。此后7天里,他们分头住在老百姓家里,零距离体验基层生活,深入挖掘沈浩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临走时,他们还向村民交上7天的食宿费用。

  洪灾、雪灾、旱情……重大自然灾害考验安徽人民。中央媒体驻皖记者展示了始终心系安徽、根植安徽的情怀。2007年夏天,淮河发生了1954年以来的全流域性大洪水,中央媒体驻皖记者在抗洪一线冲锋陷阵。人民日报记者何聪、经济日报记者文晶等涉洪水、上庄台、访孤岛,他们与英勇的抗洪军民并肩作战,一直坚持到淮河抗洪撤除警戒令,共同铸就了抗击洪水的钢铁长城。

  关注民生引导舆论

  面对突发性事件,中央媒体不失语、不缺位,彰显了媒体良知和责任,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和群众利益。

  新华社安徽分社以“党和政府明令禁止、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问题”为重点,以有利于改进工作为出发点,加强舆论监督报道。 2009年,新华社安徽分社一批紧扣热点问题的监督型报道不仅推动了问题解决,也起到了良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这年11月,霍山县医院19名住院治疗的透析病人感染丙肝病毒。新华社安徽分社迅速组织精干记者赴现场深入调研,写出了新华视点《安徽霍山“丙肝事件”三问》重点报道,深入揭示事件真相,有效引导网上舆论。

  2008年3月,我省阜阳突发“手足口病”疫情后,外界一时议论纷纷。光明日报驻安徽记者站站长李陈续深入疫情防控一线,及时采写了通讯《拉直阜阳疫情的“问号”》等报道,对疫情的来龙去脉、阜阳的处置措施、疫情的防范对策等,作了全面客观的报道。

  凤阳晶鑫矿业公司爆炸、肥东地震、甲流……面对扑朔迷离的突发事件,中央媒体都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第一时间报道真相,发布权威信息,引导社会舆论。

  面对焦点、难点、热点,中央媒体把关注民生的触角伸向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2009年早春,一场突如其来的严重旱情袭击江淮大地。经济日报驻安徽记者站站长白海星迅速行动,采访“抗旱保苗”情况。 2月7日,在经济日报头版头条抢先推出《安徽全力以赴抗旱保苗》,成为报道各省抗旱工作的唯一头条。随后,又在该报“来自抗旱一线的报道”专栏中,连续推出8篇反映安徽抗灾抢播抢种的现场报道。

  2009年,法制日报报道安徽的头版头条稿件共17篇。法制日报驻安徽记者站站长李光明深入乡镇,采写的消息《滁州“法援超市”遍乡村》,报道了滁州将法律援助作为“民心工程”的创新做法,受到广泛关注,司法部因此将滁州定为全国法律援助联系点。

  高屋建瓴决策参考

  光明日报驻安徽记者站站长李陈续将中央媒体宣传报道安徽的突出成绩,归结于安徽省委、省政府对宣传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切实关怀,归结于安徽已经营造了一个日益优化的工作环境,“安徽省委常委会多次就宣传报道安徽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同时建立了有效的交流平台和激励机制,这对中央驻皖媒体新闻工作者无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

  新华社安徽分社总编辑宋斌则从执政能力角度解读安徽的环境,他认为,安徽省委、省政府把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作为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重要内容。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和注重发挥新闻单位的作用,充分调动新闻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在实际工作中提供必要条件。

  发稿数量多,重磅报道多,是最直观的体现。 2007年至2009年,中央新闻媒体共刊播宣传报道安徽稿件约7.94万篇(条),中央6家主要媒体共刊播宣传报道安徽稿件5.94万篇(条)。其中,人民日报发稿1195篇,头版头条26篇;新华社发稿5.1万篇;光明日报发稿877篇,头版头条32篇;经济日报发稿1040篇,头版头条20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及《全国新闻联播》共播出864条,头条49条;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发稿1081条,头条及综合头条61条。数量及位次,都居各省前列。

  今年1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获批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当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及《新闻纵横》节目进行了大篇幅的宣传,还通过全天滚动播出的“重点关注”进行了连线报道,一套频率《中国之声》对发布会进行了现场直播。此后,“作客中央台”节目又约请省主要领导,畅谈这一规划。这些宣传报道更具强度和高度,为安徽各级党委和政府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洪波、黄永礼)



文章来源:https://www.zgdoc.com/showinfo-15-177-0.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