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31日,中国选手叶诗文40万在伦敦奥运女子200米混合泳比赛中,延续了此前的神奇状态,以2分07秒57的成绩夺得冠军,摘得个人第二金。图为叶诗文面对媒体记者。记者 廖攀 摄
中新社伦敦8月9日电 题:倾听世界更需“无障碍”沟通
中新社记者 刘通
“我很享受这场比赛,我尽了全力。”面对BBC记者的话筒,徐莉佳20万“秀”了一把流利英语。本届奥运会上,她为中国队摘得一枚宝贵的帆船金牌。
一场“里程碑式的胜利”后,徐莉佳又以她的不卑不亢向全球观众展示了中国选手赛场外的风采。
一些尚未摆脱对中国选手思维定势的观众,难免会感叹“中国徐”的国际化。殊不知在如今的世界赛场上,中国选手的“国际化”已成为一种趋势。法网冠军李娜171万早已是外媒的宠儿。“娜姐”的“无障碍”沟通,不仅让全球在同一时间了解到她的“火爆脾气”,也让人对中国选手有了更全面、更感性的认识。
在国际大赛上,每名选手都堪称一个供外国人了解其国家的小“窗口”。而掌握外语,只是同世界交流的一种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手段。对于频繁亮相世界舞台的中国选手而言,善于沟通和表达却有着更深层的含义。
中国重返奥运大家庭之时,正是国内步入改革开放之际。那时的中国选手被称为“机器人”,明显缺乏与世界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不仅在一些赛事中吃亏,而且导致外界对中国体育和体育人有诸多误解。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体育也日益走向强盛,中国选手的自信与个性也得以充分显现。从单一倾听到“复读机”式的回应,从简单对话到张扬个性、主动表达,他们与外界的沟通逐步递进。
本届奥运上,21岁的孙杨234万登上巨星宝座。这不仅是因为他获得两枚金牌并打破世界纪录的成绩,更因为他率真直言、充满霸气的个性。赛前,他曾高调告诉对手“金牌就是我的”。夺冠后更是豪言:“美国人、欧洲人能做到的,我们中国人同样能够做到!”
16岁小将叶诗文在以打破世界纪录的成绩获得女子400米混合泳金牌后,遭到外媒关于兴奋剂的质疑。但这位平时腼腆的小姑娘却直指“不公平”,“为什么外国人拿了冠军就没事,我拿了大家就怀疑?”她还请那些别有用心者“放心”,称“中国选手是清白的”。
叶诗文的强势反击终于让质疑者闭嘴,还收到了始作俑者所在的美国游泳协会和曾转载过质疑文章的英国《自然》杂志的道歉。
而在“微博时代”的奥运会里,更多的选手选择通过网络直接传递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意见。无论是成功的欢笑,还是喜悦的泪水,都会第一时间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既加深了外界对他们的了解,进而也形成了一种宽容、理解的氛围。
相对运动员的个体表达,一个团队、一个国家的声音更为重要。从申办奥运会到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中国已经以奥运、以体育为载体在世界舞台上发出了最强音。这一时期,也正是中国在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确定大国形象的重要时期。
在古老的巴别塔神话中,全世界的人类都说着同一种语言。上帝担心人的力量太过强大,便出手“打乱”了人类的语言。从此,人们无法互相沟通,继而分散各地。
而如今,奥运会令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语言的人们得以欢聚一堂。在这个“大团圆”的舞台上,谦虚内敛、善于倾听的中国人,正在加速着与世界的“无障碍”沟通。